湖州德清水木蔬菜工厂“才智大脑”种活万余株“生态果”

liukang20242天前网友吃瓜695
“不必洗,直接吃。”湖州德清水木蔬菜工厂贮存车间内,阿尔法拿起刚摘的一个西红柿,递给了记者。一口咬下去,顿感皮薄瓤沙,甜美的西红柿汁溢满口腔,不用几口就吃完了。“不打农药,连水和肥料都是定量摄入的,咱们的西红柿够绿色!”他说。
德清水木蔬菜工厂是全国首个具有国家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业综合体、浙江省第二批数字农业工厂试点,坐落湖州市德清县阜溪大街龙胜村,阿尔法是工厂负责人,来自新疆。
日前,记者来这儿看望西红柿的绿富途径。“我带你走一圈,隐秘就藏在西红柿的一生中。”阿尔法说。
占地50亩的玻璃温室大棚内,一根根西红柿藤蔓向上攀爬,碧绿的叶子掩映着或青或红的西红柿。垂头细看,西红柿都从椰糠基质的小盘里生长出来,经过一根滴灌管吸收水分和营养。“现在这儿种了1.35万棵西红柿植株,都是无土扶植,最大化节约了土地。”阿尔法介绍。
环顾四周,只要两名工人在升降作业机上绕蔓。“一切的灌溉都靠咱们自主研制的‘才智大脑’。”阿尔法带记者来到了近邻的操控车间,只见一名工人在物联网全自动上肥机输入PH、EC、流速等数据,总控体系依据作物的生长阶段、室内光照等状况,精准向每棵植株注入水、肥料,一起依据实时气候数据调整大棚光照度。
“咱们经过自动化管控,工厂的水和肥料悉数循环使用,土地、水等节约率都在90%以上,完成绿色可持续发展。”阿尔法说。
正说着话,五六名约50岁左右的乡民走进车间,开端采摘老练的西红柿。她们来自该县龙胜村,骑电动车10分钟左右来上班,每天有100多元的收入。“可忙了,我除了在这儿上班,家里还要挖笋,一年收入有七八万元。”乡民姚炳娥说。
“工厂已经在湖州运营两年了,不只给当地乡民增加了收入,还为西部地区致富播下了‘种子’。”阿尔法叫来了两个老乡——新疆小伙艾克利亚和艾力米热提。现在他让两人在工厂里学习技术,比及总公司在新疆的蔬菜工厂落地,再让他们去传达经历。
“西红柿植株经过光合作用很多吸收二氧化碳,现在整个工厂一年能削减碳排放540吨。”脱离时,阿尔法向记者透露了个方案,当时工厂在立异碳轨道排放削减形式,接下来将探究碳汇买卖,让富碳农业助力国内“双碳”举动。
告发/反应

相关文章

姑苏港至外高桥港绿色才智演示航线注册,航运业加快转型

为施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展开国家战略,习惯航工作型展开趋势,沪苏两地大力推动电动船只工业展开,在姑苏港至外高桥港这条近200公里的内河航道上,首先打造绿色才智演示航线。12月2日举行的2024浦东航运周...

才智口岸助力中越跨境交易“不打烊”

本报记者 李维俊《人民日报》2025年4月9日第3版截图友谊关才智口岸才智通道。友谊关海关关员辅导企业作业人员处理业务。以上图片均为赵卫东摄4月,广西壮族自治区友谊关口岸进入货品通关旺季,满载进口生果...

友情链接: